塔木德故事集:認識猶太經典的哲人與浮生百態
作者:喬瑟夫.史奇貝(Joseph Skibell)
出版社:啟示
出版日期:2017-04-06
★華文世界第一本原典故事解析
★認識猶太哲人奇思妙想的奧秘世界
試閱起點:
塔木德用書中最直觀清晰的圖像之一,為我們解答這個問題:
如果你想一睹約哈納拉比的俊美容貌,就到銀匠的火爐旁拿一隻剛出爐的銀杯。用紅石榴籽填滿銀杯,再用紅玫瑰做的花環圈住杯緣;將一半的聖杯攤在陽光下,另一半讓陰影籠罩。此時,它煥發出的光澤,庶幾近乎約哈納拉比之美。
現在請想像一下,一隻剛鑄成的銀杯填滿了石榴籽、套上了玫瑰色的花圈,在光影參半處交互閃耀著光芒,然後隨著波光粼粼的約旦河流經猶太地沙漠(Judean desert)旁乾燥的小黃山丘;現在,你心中這幅光芒閃耀的圖畫,很可能也盡收西蒙.本.拉吉許的眼底——他兼具小偷、強盜和殺手等身分,滿肚子壞水,在這燦爛明亮的一天打算尋找下一個倒楣鬼。
為我們講述這一切的傳說(Aggadah)說書人,在描繪完約哈納拉比的美貌後,用他一貫的簡潔筆法描繪了下一幕:
有一天,約哈納拉比在約旦河中洗澡。拉吉許見狀,便縱身躍入約旦河中。約哈納拉比對拉吉許說,「你的力量真該獻給妥拉!」拉吉許回應:「你的俊美真該獻給女人!」
雖然我們眼下的故事並沒有提及,不過塔木德的經文中已經在前面先行透露了一個細節:約哈納拉比並沒有蓄鬍。這個細節可謂全幕的關鍵,因為拉比通常都會蓄鬍。就如同浴堂的女子們見到的畫面一樣,約哈納拉比的俊美撩起了無盡的想像之火:拉吉許見狀,便縱身躍入約旦河中。
從遠處望去,拉吉許窺見的浴者有著光滑羞紅的臉頰、長長的紅髮以及小麥色的肌膚,挾帶著甫出浴的水滴,將其誤認為含苞待放的女孩,又有甚麼奇怪的呢?想像力點燃了拉吉許的慾火,心中那些原始的、不道德的衝動,驅使他剝光自己的衣服跳入水中。
現在,在這緊張的關頭,我也許應該提到的一點是,塔木德中除了指出約哈納拉比沒有蓄鬍的訊息以外,還披露了一件事情:約哈納拉比的陰莖,可是和三卡夫――有人甚至認為應該是五卡夫――的燒瓶一樣大(卡夫是塔木德裡使用的測量單位,一卡夫的體積約等同於兩打雞蛋)。
因此,儘管約哈納拉比光滑的臉頰可能迷惑了拉吉許、讓他把自己想像成一個面泛紅暈的女孩,但他帶著胯下那足足有七十二到一百二十顆雞蛋大小的擺掛,轉身從水中站起、面向入侵的不速之客時,拉吉許馬上發現自己看走眼了。這畫面讓拉吉許瞠目結舌、無法言語。雙方互相打量一陣後,約哈納拉比首先打破沉默。
「你的力量真該獻給妥拉!」他說。
「你的俊美真該獻給女人!」拉吉許不甘示弱地回擊。
這裡補充一項有趣的側寫:表面上看起來,約哈納拉比瞬間就明瞭了一切,他似乎只是要勸誡拉吉許金盆洗手,從此獻身聖潔的生活。我們或許可以聽到拉吉許的反駁——除了那句「你的俊美真該獻給女人」——他可能又慌忙辯解道:先生,這是天大的誤會哪!我以為您是女人!您可別把我當成同性戀者啊!或者他會冷言奚落:「小心我把你大卸八塊,你這娘炮!」
無論是上述何種情況——將人一軍或被反將一軍,約哈納拉比還是再出一招,這次的出招無論是對拉吉許或是對讀者來說,絕對都是一顆震撼彈:
約哈納拉比又對他說,「如果你(為你的惡行)悔改,我會讓你娶我姊姊為妻,她比我更美麗。」
我們即將看到的是,約哈納拉比總是太輕易就犧牲自己的至親,這是他一輩子的習慣,譬如這邊他就為一個殘忍的強暴犯,奉上自己的姊姊。但是,接下來的發展出乎眾人的意料:拉吉許大膽接受了這些條件,但是當他要跳上岸穿回衣服時,他發現自己絲毫沒有力氣。後來,約哈納拉比教他聖經和米示拿,讓他成為一個偉大的人。
雖然這第一幕的喜劇(我們的故事共有四幕)讓人沒注意到其中的暴力成分,但是我們絕不能忘記,拉吉許跳入河中的意圖,是強姦陌生女子、違背對方的意願侵犯其身體,是為了私慾而行暴力的征服。而劇情中出現的歡樂轉折,當然有一部分要歸功於頂著女孩兒臉龐的約哈納拉比從水中站起,展露他精壯的男性骨架,卸下不速之客的武裝,使侵略者屈服於自己更大的意志之下:你的力量真該獻給妥拉!
撇開歡樂的劇情發展先不提,我想我們都可以同意的是,當你閱讀一位聖人(或兩位聖人,譬如本篇故事)的權威傳記時,是不會看到這種內容的。未來的拉比企圖強姦自己未來的老師,似乎也不像是好萊塢式的浪漫邂逅。
然而,縱使這一幕的暴力元素很不合宜,結局卻是洋溢滿滿的幸福:兄弟之愛、一段新生的友誼、婚姻、救贖與重生,全都是本幕的宗旨。躍入河流的拉吉許是個野蠻暴徒,但他從河裡出來時卻是脫胎換骨,簡直就是溫文羸弱的書生,連拿起自己衣服的力氣都沒有。
(據中世紀學者、所有的聖經和塔木德評注鼻祖拉希的說法,妥拉會剝奪其信徒的體力。光是讓妥拉銬住自己——拉吉許甚至一個字都還沒讀——就已經完全喪失了動物性的侵略。)
水、浸禮、逼人的凝視、想像力和情色的貫穿,生下了俊美和知識:河邊的場景奇妙地為我們重新校正了約哈納拉比在女子浴堂故事中看到的所有畫面。
在浴堂外,約哈納拉比用理論的方式,將自己映射在婦女的性生活之中;在河邊,他對迎向前來的陌生人拉吉許如法炮製,將自己像西洋劍般精準刺中了他的核心(不是身體的中心,而是心理的中心)——你的力量真該獻給妥拉!——觸及了他內心最隱蔽、最豐碩之處。這些婦女所生的孩子,就是約哈納拉比的縮影,每個都乘載了他俊美的特徵;而約哈納拉比將拉吉許轉變成一名學者的同時,也將自己的形象加諸於他身上。
在這兩幕中,約哈納拉比的俊美外貌都發揮了情色誘惑的效果,但他並未從中得利。浴堂的婦女們終究回到自己丈夫身旁,拉吉許則得到了約哈納拉比的姊姊並與之成婚。拉吉許離開河水的那一刻,其實已經和一對姊弟締下婚約——一個是為人丈夫,另一個則是擔任學者的神聖同伴(haver)。
根據拉比律法,河流和浴堂都屬浴禮池(mikvot),浸泡在天然水體中能達到淨化和神聖的效果。
一名皈依者在浴禮池浸泡,就像女人每月在月事結束後前往浴禮池淨身一樣。拉吉許在河裡也經歷了一種轉變,但他與約哈納拉比的相遇除了沒有肢體接觸以外,簡直是色跡斑斑,而且拉吉許活脫是被玷汙過一樣:當他要跳上岸穿回衣服時,他發現自己絲毫沒有力氣。
這裡的意象可說是既紊亂又奇妙。拉吉許從河中走出來以後,出現了像是性交後昏厥的症狀,赤裸裸的他渾身無力,他既像個心滿意足的情人(意象就如夢中即景般),也像個赤裸無助的新生兒,受精於這場暴力的耦合,掙扎地從河的子宮滑脫出來。
無論是哪一種情況,經驗都徹底改變了他:他無法穿上那些累贅的衣服,重新當本來的那個自己。
{購書連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