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片來源 : Max Pixel] |
平時我們所使用的成語,言簡意賅就能傳達曲折幽微意涵的成語典故,
這些成語,或從歷史事件、詩詞名句,或自話本俗諺凝鍊而得,而其中,與植物相關的成語,就有上千條呢!
這麼多的成語源自植物,背後代表的是古人對植物的理解,從日常生活經驗將他們觀察到的植物不同特性,發揮想像力,賦予豐富意象。
今天恰好是七夕情人節,我們就以形容「夫妻感情恩愛」這個主題來介紹其成語典故和所運用的植物吧!
【並蒂芙蓉】
語出唐朝杜甫〈進艇〉詩句:俱飛蛺蝶元相逐,並蒂芙蓉本自雙。
-->比喻恩愛夫妻或兩相媲美的姿色。
成語中提及的「芙蓉」,你知道是什麼植物嗎?
是的,芙蓉,今日我們稱之為:荷或蓮
除了芙蓉及蓮之外,荷還有許多別稱,包括芙蕖、水芝、水芸及水旦等。《群芳譜》稱蓮為「花中之君子」,因此又名君子花。
荷花的葉、花、種子(蓮子)、地下莖(蓮藕)等均有實際用途,自古就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經過多年栽培,已培育出許多不同品種,依用途可分為三類:專為收成蓮子的「子蓮」、生成蓮藕的「藕蓮」和專供賞花的「花蓮」。
荷為水生植物,古代洞庭湖以南沼澤密布,這一地區自古即盛產荷花,所以唐朝的譚用之在遊覽湘江時,吟誦出「秋風萬里芙蓉國,暮雨千家薜荔村」的詩句,用「芙蓉國」來形容洞庭湖區,可見荷蘆之多,所占面積之大。
〖備註〗〈進艇〉原詩內容:
南京久客耕南畝,北望傷神坐北窗。晝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
俱飛蛺蝶元相逐,並蒂芙蓉本自雙。茗飲蔗漿擕所有,瓷罌無謝玉爲缸。
【如膠似漆】
典出《韓詩外傳》:實之與實,如膠如漆。
-->像膠和漆黏在一起,形容關係極其牢固,最初指朋友情誼,後多用來形容男女之間關係密切。
成語中提及的「漆」,你知道源自什麼植物嗎?又為何以「漆」做形容呢?
漆,從漆樹皮層採集的乳白色汁液,稱漆液,是種天然塗料。漆液因為黏著性強,並能在空氣中乾涸成薄膜,質地堅硬、能耐酸、不易剝離,因而能保護器物不破壞。在漆液中加入各種色料,可在器物表面做圖示或繪畫紋飾,以美化器物。自古以來漆液一直是人類日常生活中,廣泛使用的接著材料及塗料。
漆樹的栽培,春秋戰國以前即已開始。《詩經》早有栽種漆樹的載錄,如〈鄘風・定之方中〉:「樹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和〈唐風・山有樞〉:「山有漆,隰有栗」,表示中國人栽種漆樹的歷史已超過二千年。西漢時代已有大面積造林,《史記・貨殖傳》有「陳夏千畝漆⋯⋯此其人一千戶侯等」的記載。
〖備註〗
《韓詩外傳》是一部由360條趣聞軼事、道德說教、倫理規範以及實際忠告等不同內容的雜編,一般每條都以一句恰當的《詩經》引文作結論,以支持政事或論辯中的觀點,就其書與《詩經》聯繫的程度而論,它對《詩經》既不是注釋,也不是闡發。漢朝韓嬰著,屬於今文經學著作。
*本備註內容擷取自維基百科。
以上成語介紹與植物介紹等內容,取自《成語典故植物學》潘富俊 著。

潘富俊
左手文學,右手科學,在看似無關的兩個領域摸索潛行,編枝結草搭建起一座溝通文學與自然科學的鵲橋,為古典文學賞析增開了一扇視窗。所學與植物密切相關,所愛與中國古典文學密不可分,田野工作與古典文學都是他的最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