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是人類的本能行為與需求,它是一個生活上感性與理性兼具的行為、一段經驗的累積過程,更是一種自我表達,而這個行為背後的心理,多帶著濃郁的情感。
無論是具有形體的物件,或事件感覺的接收,抑或情感記憶的留存,對藝術家來說,他們用什麼眼光看待物件?而你呢?你收集些什麼?又是怎麼處理你們小小的收藏?藉由審視收集內容的過程,我們進行與他人或自我對話,發掘生活樣貌深度與多樣性。
台北市立美術館現正推出「集什麼」展覽活動,歡迎大家抽空前往喔!
展覽內容主軸包括:
- 集什麼〈玩具故事〉
- 集什麼〈履旅縷之介〉
- 集什麼〈土壤圖書館/日本〉
- 集什麼〈聲動台〉
- 集什麼〈和光同塵〉
- 集什麼〈印象窗景〉
- 展期:即日起至2017.09.17(每周一休館)
- 地點:台北市立美術館 B2樓 兒童藝術教育中心
【推薦書】給喜歡收集的你~
《好想擁有的老時光文具:從明治到昭和時期,橫跨100年的美好收藏,發現舊時文具裡的歷史軌跡》
作者:鯛迪(たいみち)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17-03-30
內容介紹:
老文具的魅力,一部分來自於尋找的過程。
雖然是老文具,但再一次瀏覽,卻能從中得到過去從來沒注意到的新發現。
古老而美好的懷舊老文具世界,進入明治、大正、昭和的文具設計與魅力之中。
與時俱進的文具設計,鮮明地反映出時代背景或造物的思想,
甚至蘊含著工藝與技術在其中。
鉛筆上的圖案展示著當代的英雄、利用「硬化的程度」就能判斷橡皮擦的製造年代、鉛筆盒的演變是一部近代史,而墊板則乘載著教育的使命,上頭印載著每一個時代希望讓小學生學習的東西……本書共分為六章,以:經典文具、學童用品、紙製用品、辦公用品、傳統的廣告與型錄、貼近老文具做為分野,並以豐富的圖片介紹老文具的魅力與特色。
{購買連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